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

|投诉/建议

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线上课堂 | “走进诺美学校“云”课堂

来源: 上海诺美学校      编辑:佚名

不知不觉,诺美学子已经度过,近一个月在线学习生活让我们跟随着各位同学的脚步,走进诺美学校“云”课堂聆听不同课堂上学生们的声音……

“James老师依然每天保持着

积极的态度,

并且充满了奇思妙想”

Kenny Wang

最喜欢的课程:James英语语言课 我们在学校里学习的时候,英语语言课主要都在教室里进行的。当时,老师会把班级的同学分成一个一个小组,以便于课堂上的讨论和学习环节。但在网课期间,由于同学们之间距离和网络连接等问题,分组变得并没那么容易。相应的,我们每天的课程中分组讨论变成了以班级为单位的讨论,因此在发言等方面比起线下课程更加自由,只要老师允许,随时都可以打开麦克风表达自己的观点。

即使是在疫情之下,我们的英语语言老师James依然保持着他风趣轻松的风格。上课时我们会根据老师的要求做一些有趣的探究活动或学习一些实用的知识,之后我们就会把课程中学到的技巧都可以投入到生活的实践当中。

在这门课程中我最喜欢的一项作业是让我们制作一个模拟广告的视频作业。在作业开始之前,我们会学习优秀的英文广告,观察广告语特殊的语言使用方法,语言韵律等。然后尝试着自己写广告词,然后自己拍摄制作。我十分享受“写作业的过程”,每一次有新的创意都让我觉得很激动,当然我也很享受和同学们一起进行作业展示的时光,大家一起欣赏彼此的学习成果,每次收到同学对我的正面评价我都非常高兴。我认为对我提高的是我的英语口语,这样特殊的作业从枯燥的书本知识中脱离出来,让我们开动脑筋,发挥自己的创意,让我们对英语语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我热爱这门课程的原因主要在于这门课程的真材实料和趣味并没有因为网课的隔阂而缩水,我们的老师依然每天保持着积极的态度且充满了奇思妙想,以鼓励我们在家中以一个乐观的态度进行探究和学习。

“通过制作一份化学主题海报,

我学到了:遇到困难

要善于运用各种工具和媒介”

Sage Song

最喜欢的课程:何老师的化学课

在近几周线上学习的过程中,我学习到了很多新的知识。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我最喜欢的一个网课作业——制作一份化学海报。何老师先是给我们很多优秀的海报作为参考样本,并给我们布置了很详细的作业要求。在我们自己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我们首先需要去查阅相关的资料,自行梳理逻辑和内容,最后寻找或者绘制海报的背景,并且将所有的素材内容进行排版设计……

在完成这份作业的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不少的困难,例如:制作海报时,面对网络上海量的资料不知从何下手,一开始我有些急躁,但后来我改变了自己的思路,我要做的并不是把网上的东西拿来复制一遍,而是要把自己所学和理解的内容更好地呈现出来,并按照逻辑进行串联,最后再是用海报的形式进行呈现。在我理清了大致的思路之后,我做起来就得心应手多了。虽然还是会有这样那样的一些小问题,比如一开始不知道如何设计海报、内容篇幅过多不知道怎么删减、图片搭配不太和谐等等,但是,最后我通过自己先思考摸索、查询网络,和求助老师等各种办法也都一一解决了。总共我用了一个多小时完成了这张海报的设计部分。

这份作业不仅让我更加透彻地理解了这阶段所学习的化学理论知识,也让我对化学知识的结构有了更深刻认知。也让我通过这次作业,把自己的思考和创意更好地呈现出来。同时,我也收获了很多经验教训:面对问题时,我们可以尝试换个思路从头再来;遇到困难要善于运用各种工具和媒介,比如我在海报美工方面没有头绪,我就去网上搜索一些经典的案例先来研究参考……我认为这都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我对近期线上学习所积累的经验与感悟!

“虽然不在学校,

但我们仍然通过科技手段

在线进行一系列的科学实验”

Yoyo Xu

最喜欢的课程:Ferrándiz的物理课 我最喜欢的是Ferrándiz的物理课,在这周我们的物理课上,Ferrándiz老师给我们讲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以及欧姆定律。除了基础内容的讲解之外,老师还在线给我们展示了这个物理实验。在镜头前,他把摄像头对准桌子,用一套完整的实验仪器来给我们近距离地进行演示。同时,我们也学会了通过画坐标看电流和电压的变化来验证物体是否遵循欧姆定律。另外,我们也使用一个线上软件,利用软件可以还原这个物理试验,虽然现在不在学校,没办法获得器材,但我们仍然通过科技手段在线进行一系列的科学实验。这不仅仅让我们获得了知识还让物理课变得更加有趣。

Ferrándiz老师的课堂

“世界历史课上,

Phillip老师首先激发

我们的自主探索能力,

让我们产生兴趣”

Susan Wang

最喜欢的课程:Phillip的世界历史课 其实从网课开始至今,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Phillip老师的世界历史课。还记得开始天,就迎来的是一个世界历史的project,老师要求我们做一个关于中国朝代的视频,当时刚听见老师布置这个作业,我们也有点疑惑,原因一,是我们对中国历史知识了解还不是那么的全面,不是那么明确该如何下手;原因二,我们不知道外籍老师希望我们呈现什么样内容;原因三我们大家也对拍视频有一些抵触,总觉得很难完成的样子。但是我们并没有仔细思考老师布置这个作业的出发点和目的。总之先是硬着头皮做,然而我们做这个作业的时候才发现,主动去了解中国朝代知识比老师单一的讲述,更容易记住。后面我们挑选了一个知识点,拍摄了一个小短剧。利用科技首段让这个”知识点“在我们面前”活“起来了,我们发现当老师再次讲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我们不仅仅印象非常深刻,还能把这个知识点举一反三。

好不容易完成这个project之后,随之而来的是一个新的project,老师让我们阅读接下来要讲的书上的内容,然后要自己完成十道题,并且把它拍成一个小组讨论的视频,同样还是没有讲过的内容,而且伴随着一些复杂的英文单词,难度是可想而知的。所以也不由开始想为什么这个老师是这样上课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也慢慢地理解了老师的初衷,其实他是想让我们自己阅读,自己思考,之后他再来和我们讲解,充分激发我们的自主探索能力,让我们对课程产生兴趣,让知识记得更加牢固。这样的一种方式,也让我们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同样也激发了自己的思考。

“因为是小班化的音乐课,

Nikita博士总能给予我们个性化的指导”

Victor Fang

最喜欢的课程:Nikita的作曲课 我最喜欢Dr Nikita老师的音乐课,他非常有意思,并不是那种幽默搞笑,是整个人让人非常舒服,他的专业实力也非常强,无论是线上线下,他的课总是能让我收益匪浅。我个人非常喜欢作曲,也写过不少的作品,但是目前我的的音乐理论知识还没有那么充足。Dr Nikita老师他就可以帮助我去做好很多的转调,以及一些配器方面的问题。我也特别感谢他指导我目前已经写出来了两个作品。

因为是小班化上课,他的课堂并不是死板的”照本宣科“,更多的是根据我的情况,来进行上课。课程形式也不局限在老师讲学生听,他会根据你的作品给你相应个性化的教学,比如说他会在过程中帮助你进行一些音色的调整,告诉你配器的过程。

“戏剧节搬到了线上课堂,

让我们感觉和线下居然没有差距”

Karina Shi

最喜欢的课程:Ana老师的戏剧课 大多数人都认为戏剧是一门只能在线下进行,但这些日子以来,我们确实在线上有很好的戏剧节体验,让我们感觉线上线下课程居然没有差距。在我眼中,线上的戏剧课程主要是启发我们每一个人的创造力。因为疫情的原因,我们无法在学校里排练即将上演的戏剧,但是,我们的Ana老师用了很多有趣的项目作业,从而来帮助我们一起排练戏剧。

节课,我们分成不同的小组,一起准备了剧本来帮助练习我们的台词和声乐表演技巧。剧本里有很多有趣的英语单词和场景,我们在阅读和表演时都很享受这个过程。有些剧本是描述我们正在进行的在线课堂里的真实场景,我认为这就很有趣,而且更加让我有代入感。虽然我们没办法在学校里和同学们一起排练,但是我们通过利用线上科技手段,以及通过电脑屏幕进行云端交流和排练,这一点就很有创意了。除此之外,Ana老师还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制作定格动画和影子影院的方式,引导我们利用在家里可以拿到的东西去发挥创意,制作属于自己的作品。同时,也让我们站在导演,编辑,后期等的不同角度,从而去更加完整地评价我们的作品。

Karina Shi的“影子影院”作品

疫情终会结束,学习与前进的脚步并不会因为疫情而暂停!我们相信在师生的共同努力和创造力的发挥之下,这一段线上的学习经历,一定能给我们所有人都带来更多新的体悟。

相关新闻 更多 >